百度 首先,向莅临论坛现场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我注意到今天的论坛主题将围绕道贯古今、数字传播、智能时代、文化中国等四个关键方面展开。
央广网西宁7月30日消息(记者汪晓青)“我们在具体操作中采用‘剥洋葱’式进行应用,首先通过感官鉴别从外观、重量、嗅觉、触觉进行判别,如果不能确定则进行第二步取寄主昆虫DNA鉴别。”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研究员李玉玲说。
青海省冬虫夏草保护利用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发 丁婉珺 摄)
7月30日,青海省冬虫夏草保护利用新闻发布会召开,《野生冬虫夏草鉴别指南(第一版)》同步发布,为鉴别野生冬虫夏草与人工冬虫夏草繁育品(简称“人工虫草”)提供了专业标尺。
为何要做这份指南?李玉玲解释,就是要帮消费者更好地了解青海冬虫夏草,通过外观形态、寄主昆虫虫源种类、有效成分、砷特别是无机砷与总砷比例、元素及稳定同位素等方面进行鉴别区分。
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研究员李玉玲介绍鉴别野生冬虫夏草与人工冬虫夏草繁育品的方法(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野生冬虫夏草是指在野外环境下,冬虫夏草菌侵染蝙蝠蛾科昆虫幼虫而形成的幼虫尸体与真菌子座形成的虫菌复合体。人工虫草则是在人为控制的环境条件下,规模化饲养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昆虫,通过人工的方法使冬虫夏草菌感染人工饲养的寄主蝙蝠蛾幼虫,再将感菌幼虫在低海拔室内模拟高原环境条件培育或在高海拔冬虫夏草适生地培育,长出子座形成的虫菌复合体。
“在实践中通过外观特征可快速鉴别,同时通过称重对比也可以较好地进行区分。但由于外观鉴别需要一定的经验,无法在第一时间进行判定,需要通过生物分子学鉴定、元素检测和有效成分等系列方法进行测定。建议消费者保留购买凭证,作为日后维权的依据。”李玉玲说。
编辑:张海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